标签 程序人生 下的文章 - 第 5 页 - 酷游博客
首页
关于
友链
Search
1
阿里的简历多久可以投递一次?次数多了有没有影响?可以同时进行吗?
45 阅读
2
Java中泛型的理解
40 阅读
3
Java 14 发布了,再也不怕 NullPointerException 了!
38 阅读
4
Java中的可变参数
37 阅读
5
该如何创建字符串,使用" "还是构造函数?
30 阅读
技术
登录
/
注册
找到
33
篇与
程序人生
相关的结果
- 第 5 页
2025-01-22
问八股文的公司都是垃圾!?
我最近经常看到很多人吐槽,很多公司的面试喜欢问“八股文”,总是问那些工作中用不到的东西,很多人甚至用这个来评判一个公司的好坏,认为问八股文的公司就是垃圾公司。 我今天想从一个面试官的角度来谈谈,面试的时候问八股文这件事儿。 八股文:形容面试中问到的一些都是理论性的知识,需要背诵的知识。 人才特质 首先,面试的过程是一个人才筛选的过程,这个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是雇主和面试官看重的呢? 国外开发者平台 HankerRank 曾针对不同规模的公司的招聘要求进行了调查。 可以看到,无论什么规模的公司,最看重的主要是问题解决能力,接下来依次是编程语言的熟练程度、问题排查及调试能力、系统设计能力、性能优化能力、CR能力、测试能力、框架熟悉程度、数据库设计等。 这个结果其实还挺客观的,作为一个技术面试官来说,对于一般的开发我比较看重的也是问题解决能力、编码能力、问题排查能力等这几个。其他的只是作为辅助性的。 面试问什么 在面试中,作为面试官,我们希望通过一场面试挖掘出候选人身上的亮点,从而招聘到更加优秀的人和自己并肩作战。 那么,我会想办法挖掘候选人的问题解决能力、编码能力、问题排查、系统设计等能力。 这时候,如果候选人以往的经验比较丰富,做过的项目还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我就会通过项目入手,来问一下项目中用到的技术以及背后的思考,还有就是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但是,这是理想情况啊。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的项目都有可挖掘的点啊。并不是所有人都做过难度比较高的项目,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丰富的分布式经验啊。 我看过太多简历,上面的项目都是”XX管理系统”,这种项目在很多面试官(尤其是大厂的面试官)看来,其实没有任何难度。 那这时候,怎么办呢? 这个候选人就完全不给机会了么?就直接因为项目经验不够丰富、不够有难度就直接PASS掉了吗? 所以,这时候就可以问一些八股文了呀。我们会想办法通过一些所谓的八股文来挖掘出这个候选人的能力啊。 八股文不就是死记硬背吗 很多人批判八股文,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觉得这些东西工作中用不上,或者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但是面试官却热衷于问。难道比的不就是谁背得多吗? 其实,这个事情要看你怎么理解。 打个比方,我面试中可能会问一些程序员关于设计模式,比如策略模式,工厂模式等这些我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但是很多人认为设计模式就是八股文。 作为面试官,我之所以希望候选人了解这些设计模式,是因为可能他现在的工作中没用到,但是如果他来了之后,我们这面工作中用得到啊。 大家想象一下以下场景: 一个新人入职之后,当他来问身边的同时这段代码该怎么理解的时候,同事说:”这些策略服务是在Spring做Bean初始化的时候自动注册到工厂中的”的时候。 这个新人反问:什么是策略服务?Bean初始化是什么?工厂是干啥的? 所以,“工作中用不用得到”这个是和工作的内容息息相关的。你可能用不到,但是不代表别人用不到。 很多八股文,其实都是概念以及实现原理。 这些概念和原理,可能不能帮你写出更好的代码,但是,他们却可以帮你更好的定位和排查问题(这两个能力前面说过可是非常重要的)。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当我们的线上应用报警,提示出现了MySQL数据库死锁的时候。你要怎么排查? 这需要很多理论知识才能定位到问题的最终原因。 你要知道什么是死锁以及什么情况会发生死锁 你需要了解MySQL的锁机制,什么时候加锁,什么时候解锁 你要知道什么是事务隔离级别,知道怎么查看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 知道不同的事务隔离级别之下加锁有什么区别和不同 ….. 上面这些,很多人都说是八股文,但是,但凡有一个知识点是欠缺的,就会影响到问题的排查和定位。 线上问题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定位并解决是多么的重要这个应该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所以,八股文是背的没错,但是并不能说他完全没有用。 我认为背八股文的过程,是一个让自己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过渡到”知道自己不知道”进而进入一个”知道自己知道”的阶段。 图:邓宁·克鲁格效应 作为一个面试官,我找到的人他可以不完美,可以有些知识盲区,可以不是面面俱到。但是,最起码他不能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因为这类人是处于”愚昧山峰”的,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他完全不仅没有办法入手。而且这类人的一些做法(比如攻击辱骂)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环境。 普通人的出路 试想一下,如果面试不能问八股文,会发生什么情况。 作为一个面试官,我就会重点关注一个候选人有没有高大上的项目经验、看他在这个项目中有没有承担重要的角色。 如果有的话,就可以问一些实操的问题。 但是,又有多少人具备上面的条件呢? 这对于那些学历一般、过往工作经验一般的人来说,就相当于直接宣判了。因为不能问八股文,那他连背的机会都没有了。 有人说,你可以抛出一个问题,看他能不能给出一些合理的方案啊。那么我想反问一句:这和八股文的区别是什么?或者说,如果没有背过八股文怎么可能回答好呢?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面试官的角度,谈谈我对八股文的一些想法,因为最近实在是看到太多的人在吐槽这个,这使得很多年轻人也会受影响而心生排斥。 但是,最可气的是,疯狂吐槽的人和那些疯狂背的人是同一帮人。 文中的观点只代表我自己,并不能代表所有面试官,所以,不排除有一部分傻X确实为了炫技或者为难人而问问题,遇到这种人,直接无视就好了。
技术
# 程序人生
酷游
1月22日
0
5
0
2025-01-22
他是中国最疯狂的黑客,曾让6个国家束手无策,却被证实是精神病
黑客,一直都是很神秘的一群存在,中国出过很多顶尖的黑客,比如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的阿里巴巴守护神——道哥吴翰清、熊猫烧香的作者李俊、号称入侵过腾讯的菜霸鄢奉天等。 1 但是有一个更加牛X的黑客,他在1998年发明了一款病毒,这款病毒曾让6国网络瘫痪,全球损失超过十亿美元! 这个病毒可能很多人印象并不深刻,大多数人第一次知道病毒这东西是2006年的熊猫烧香。  但是,这款CIH病毒,比熊猫烧香出现早了8年。 1998年,13岁的道哥吴翰清还没有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他的”幻影旅团”还没有创办。 1998年,菜霸鄢奉天才8岁,那时候的他,肯定也想不到自己8年以后能够黑进腾讯的内部系统。 1998年,中国还没有红客这个词,中国红客联盟(HUC)还没有成立。互联网上还没有关于中国红客的传说。  1998年6月,微软公司的Windows 98 正式发布,但是刚过3个月,一款名为CIH的病毒便开始在Windows 95、Windows 98和Windows ME等系统上传播。这款病毒会存储大量无用文件来挤满硬盘空间,甚至破坏主板BIOS芯片。 CIH病毒造成全球6000万台电脑瘫痪,其中韩国损失最为严重,全国15%的电脑中毒,损失高达两亿韩元以上。另外,土耳其、孟加拉、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等一共六国都遭到CIH病毒的袭击,使得无数电脑瘫痪。与很多传统病毒不同之处在于,CIH病毒生命力超强,连续爆发五年。  2 这款病毒,之所以叫做CIH,是因为他的制作者的名字英文缩写就是CIH,他的作者叫做陈盈豪(Chen Ing Hau)。 陈盈豪,1975年8月25日出生,CIH是他高中时,自己取的英文名字,也就是陈盈豪中文名字的缩写。从大学至工作,所有人都是以CIH称呼他。他称呼自己为称“Software Magician”。 CIH病毒是陈盈豪还在台湾上大学的时候所编写的,最初的目的只是为能验证杀毒软件号称百分百防毒是不实广告。 1998年的某天,台湾大同大学一所实验室内,一个资讯工程学系大二的学生自行制作了这款病毒,陈盈豪并没有想让他传播。 但是在他不知情的状况下,他的同学使用了实验用电脑,而将此病毒携出,继而感染开始感染全世界的电脑。  此后,这款由一个大学生编写的CIH病毒开始疯狂的肆虐,继而席卷了全世界,并且影响持续了5年之久: 1998年6月02日,台湾传出首例CIH病毒报告; 1998年6月06日,发现CIH 病毒V1.2版本;这一版本病毒发作时间为4月26日。 1998年6月12日,发现CIH 病毒V1.3版本;这一版本病毒也是在4月26日发作。 1998年6月30日,发现CIH 病毒V1.4版本;这一版本病毒在每月26日发作。 1998年7月26日,CIH病毒在美国大面积传播; 1998年8月26日,CIH病毒实现了全球蔓延,公安部发出紧急通知,新华社和新闻联播跟进报导; 1999年4月26日,CIH病毒1.2版首次大规模爆发,全球超过六千万台电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2000年4月26日,CIH病毒1.2版本第二次大范围爆发,全球损失超过十亿美元。 2001年4月26日,CIH 第三次大范围爆发。仅北京就有超过六千台电脑遭CIH破坏。 2002年4月26日,CIH病毒再次爆发,数千台电脑遭破坏。 2003年4月26日,仍然有100多个CIH病毒的受害者。 从1998年CIH V1.2被发现之后,往后的每年的4月26日,CIH病毒都要出来肆虐一次,结果都一样,主板BIOS损坏,硬盘数据丢失。 因为陈盈豪把这一病毒的发作时间设定为每年4月26日。陈盈豪之所以把病毒的发作期定在26号就因为那是他的高中座号,也是他的绰号。 3 1999年4月30日,CIH病毒第一次发作后的第4天,台湾警方追查出此病毒的原创者。 当时陈盈豪正在军队中服役,当天上午,在军方人员的护送下,陈盈豪被带到了台北“刑事局”接受警方的侦讯。 当陈盈豪踏入台北“刑事局”的大门后,面对早早就等在那里的数十名记者的闪光灯一时间情绪失控,只见他浑身发抖,面无血色,两腿发软,几乎无法自己走路,差一点当场瘫倒在地! 并且经过部队确认,陈盈豪患有躁郁症,在调查了陈盈豪的家史后,他们发现陈盈豪的精神状态不稳定,并且有家族精神病史。 后来陈盈豪就诊的花莲总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陆承贤表示:陈盈豪曾有两次精神科门诊记录,但在诊断过程中并无明显的躁郁症症状,只是出现焦虑不安的情形。  1999年这次被捕,陈盈豪并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因为在刑事方面,当时中国台湾并没有任何对于电脑病毒的刑事法令。在民事方面,由于当时无人上诉,所以陈盈豪获不起诉处分。 4 此后,陈盈豪公开道歉并积极提供解毒程式和防毒程式,CIH病毒逐渐得到有效控制。 2000年4月25日,在任职公司美商网虎陪同之下,发布“CIH”的免疫程式--“Anticih” 此后,CIH的影响逐渐减小甚至消失,因为CIH不会在Windows NT内核的操作系统上运行或传播。如后面新出的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7等! 从那以后,陈盈豪并没再写过任何病毒! 5 现在的陈盈豪,是一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但是他的公司并不是从事和资讯安全有关的事情。  他们做的主要产品是一款APP——8tory,介绍上说:这是一款时光机APP, 回到过去, 回味曾经拥有的时光。  他曾总结过自己过去的这几十年:  他说: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人,為夢想而活。 参考资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25611/answer/5245404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7%9B%88%E8%B1%A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IH%E7%97%85%E6%AF%92
技术
# 程序人生
酷游
1月22日
0
3
0
2025-01-22
大厂对学历的要求是什么?如果学历不够,拿什么来凑?
前两天刚刚发了招聘贴,瞬间收到了好多留言和问题。其中很多人咨询关于学历的要求。 刚好之前我在我的知识星球中分享过这个话题,今天拿出来也给大家分享一下,在星球中是两篇的,涉及到的主要是两个方面: 1、大厂现在对于学历的要求是什么? 2、没有好的学历,也不是名校,应该怎么办? 关于这两个问题,我其实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一方面是因为我自己作为面试官筛选过很多简历。 更重要的是因为我自己就不是所谓的名校,学历也不高。我本科毕业于一所双非本科院校,现在在阿里工作。当然,这也得益于我本科一毕业就加入了,有时候我和同事开玩笑:”如果我现在出去了,是不是可能就回不来了。。。” 不管怎样,也算是有些经验,所以斗胆谈谈这两个问题。 关于学历 很多人会比较关心大厂招聘对学历有没有要求,一般的要求都是怎样的。今天就简单说一说。 其实目前对于很多大厂来说,对学历都是有要求的,毕竟现在大厂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通过学历可以筛选掉一部分人。 虽然学历不好的人当中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但是相比之下学历高的人优秀的比例会更高一些,所以很多大厂的HR们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都会对学历有一定的要求。通过这一硬性指标做一层筛选。 目前来看,大部分公司都要求至少有本科学历,对于专科学历,就很难通过第一轮筛选。 另外,本科和研究生,对于大厂来说一般没有明确要求,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大厂还是比较看中候选人的毕业学校的,如果是985/211,那一定是会有更多的机会的,甚至有些岗位只要985/211,虽然招聘信息不会注明这一点,但是在收到简历以后,都会筛选一波。 有些人认为是不是只有应届生才会被要求有好的学历,其实并不是,现在很多社招也都有这方面要求了。 虽然有可能会因此错过一些人才,但是这样做更高效,而且大厂有自信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找到学历好,有能力的人才。 所以,目前来看,大厂或多或少都会看重学历,最低要求本科,985/211优先。 而且,据我所知,有些公司的有些部门,要求会更加严格,比如: 1、第一学历要好,专升本的不考虑。 2、研究生要全日制的,在职的不考虑。 当然,这都是一小部分的。 但是,也不要认为学历不好就完全没机会了。其实我有很多同学,他们现在的分布在各大一线互联网公司,所有大家可以叫的上名字的,我都有很多同班、同届的同学在。 如字节、快手、拼多多、百度、腾讯、滴滴、知乎…..真的是太多了。所以,学历虽然挺重要,但是也不是完全就无解的。 学历不够,拿什么来凑? 那么现在很多大厂都会对学校有一定的要求,甚至部分岗位都要求是985/211院校,那么,如果自己没有好的学历,也不是名校毕业,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呢? 简单说几个吧。因为很多公司这种要求都是公司政策或者HR的要求,但是很多团队还是希望可以多招人的,所以如果你有以下一些经历的话,是可以适当的放宽条件的: 1、有发明专利。 首先,如果大家在求学期间或者工作时,如果有一些创新型专利、发表过算法相关的论文等,一定要记得把他们写到简历上,因为这些都是可以大大加分的。 因为,如果你的简历上写上2-3个专利,那么,很多HR都会高看一眼。 其实,在技术领域专利并不难搞,只要大家多多留意一些工作中的创新点,很多都是可以申报专利的。 2、参与过开源项目。 如果没有名校和名企经历,那么在简历中如果看到有开源经历的话也是可以加分的。我们招聘的时候虽然没有明确说开源项目一定给加分,但是有时候看到这种经历的,大概率会给个面试的机会。 但是开源项目有很多种,随便在github上创建一个脚手架也可以叫做开源项目,所以还是要把有分量的项目写上去。千万不要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还有,如果你的github上都是fork的项目,或者都是一些面经的分享,建议还是谨慎。考虑好要不要写到简历中。 如果是给很多知名开源项目贡献过源码,帮忙做过bugfix,自己受撸过一个框架之类的,这些都是不错的。 3、通过其他知名公司做跳板。 现在很多大厂招人有两个门槛,年龄和学历,如果年龄符合,学历不行的话,还有一个放宽条件,那就是如果是名企也可以。 这个可操作空间就大了。举个例子,虽然像BAT这种大厂可能要求985/211,但是像那些叫的上名字的中上等公司并没这么严格的要求,如蘑菇街、58、银行,或者丁香园、瓜子二手车、毒APP等等(虽然我不知道这些公司对学历有没有要求,但是如果有这些公司的经历,可能会放宽一些学历要求)。 只要公司的名字是可以叫的上来的,在业内是有一定知名度的,都还是比较OK的,至少大部分可以给一个机会。 4、工作经验有一定的专业壁垒 如果自己没有发明专利、没参与过开源项目、目前所在的公司也不是知名公司,就完全没机会了么? 也不是! 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素,那就是很多公司招聘的jd中都会有类似以下的要求: 有电商网站开发经历优先、有互联网金融相关背景优先、有游戏开发经验优先。 这就是所谓的你有一定的专业背景,而且这个专业是有一定的壁垒的。 尤其是像支付、金融、电商等等的,这些专业人才是比较稀缺的。所以,遇到有相关背景的候选人,有时候是可以适当放宽条件的。 所以,这里也给大家另一个建议,就是你从事的领域,最好是有一定壁垒,并且你在这个领域深耕了多年。这样对你日后找工作会很有帮助! 5、在职的学历提升 前面说过,有一些公司不认在职研究生之类的,但是也不是所有公司都不认。 所以,这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路。 如果本科是一个一般的学校,还是可以考虑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的在职研究生的,这样读完之后,至少你可以在学历中写上自己的研究生学历和毕业院校。如果之前是专科,那么专升本也是可以走的一条路。 这样在第一轮筛选的时候,很大概率是可以通过筛选的。那么到了后面就怕看实力了。 但是也不要说谎,在职的就是在职的,没办法完完全全做到和全日制一样,但是一般来说可以放宽一些条件。 综上,是我见过的招聘中对于学历不够的一些办法,这些只能是从某些方面弥补一些学历上的差距,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 前段时间,有个读者私聊我,说他拿到蚂蚁的Offer了。这个读者我非常有印象,他也是一个二本生,他一路从一家不知名的支付公司、先后经历了同花顺、连连支付、某银行、最终入职蚂蚁金服。 还记得之前他和我聊天,在同花顺离职的时候,他问我要选择哪个offer,最终我建议他选择连连,这刚过了没多久,就拿到了蚂蚁的offer了。他说非常感谢我当初给他的建议。 从他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得益于几个方面;首先他做支付产品开发的,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专业性壁垒,并且他从毕业开始一直在这个方向上,而且他的工作是一步一步向上跳的,每一次换工作都是选择的知名公司,最终拿到了蚂蚁offer。还有就是,他自己学习了Dubbo的源码,并且参考着自己写了个RCP框架。 所以,总结一下,尽最大努力找到一份有相对较高的专业壁垒的领域,并且在这个领域内深耕,在工作中不断的思考和发现问题,能提出一些专利来就更好了。在业余时间,可以考虑参加一些开源项目或者读一个在职研究生。 最重要的是,换工作的时候,尽量去一些有知名度的公司。我有很多同学,他们都是不断的跳槽,每次跳到更加出名的一些公司,这样渐渐的就可以进入大厂了。 最后,多说几句,其实最近发现,那些有国外求学经历的人相对来说会好一些,因为很多人对于国外的学校并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级别的,所以很多有国外学校学习经历的人都会先给个机会再说,我们组前段时间就招过一个人,他就是因为有一段国外学校的经历,经过了第一轮的简历筛选了。
技术
# 程序人生
酷游
1月22日
0
3
0
2025-01-22
微软允许员工永久在家办公,远程办公时代真的要来临了吗?
近日据The Verge消息,微软允许员工每周不超过50%的工作时间在家工作。在申请通过经理批准后,员工则可以永久进行远程在家办公。 除了永久在家办公之外,一些员工还可以申请在国内搬迁,如果他们的职位内容适合远程工作,他们甚至可以寻求搬到海外去住。  但就在微软打响远程办公的第一炮之后,也引来了不少公司的效仿。 twitter首席执行官Jack Dorsey给所有员工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告诉他们如果愿意,可以选择永远WFH(Work From Home),甚至还将原本的家庭用品补助升级成了$1000现金补助。 而高盛内部则传出:包括“技术研究员”和“工程师”在内的许多IT员工都很适合远程工作,高盛可能会将所有在职技术人员安排永久在家办公。 同样,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 Inc也表示,即使居家令结束后,员工们也将保持 “远程办公”。 随之移动支付巨头square也宣布,允许员工永久在家办公。 电商公司Shopify Inc表示,未来大部分员工将远程办公。 从表面上看,远程办公可以省去房租,电费,水费等各种物业成本,让员工随时随地可以实现办公,难道远程办公难道真的是大势所趋吗 ? 不是所有企业都敢实行远程办公 “远程办公”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1979年,IBM 为缓解总部主机拥堵问题,将终端机安到了五位员工家里,这不外乎就是远程办公的“雏形”。 而在2009年,IBM对外宣布:在全球173 个国家,约有154,400 名员工实现了“在家”远程办公,这一举措为IBM节省了58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和每年近20亿美元的成本。 值得参考的是作为云视讯厂商的代表Zoom ,从 2017 财年到 2020 财年,营收分别是 0.61 亿美元、1.51 亿美元、3.31 亿美元和 6.23 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47.54%、119.21% 和 88.22%。 但就在今年,疫情的到来加快了远程办公的进程,2020 财年 Q4 营收 1.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77.4%。 虽然ZOOM模式的成功让远程办公变的越来越普遍,但在我国,大部分公司依然不敢轻易尝试远程办公,即使他们的技术能力已经趋近于成熟。 因为在远程办公的背后,往往折射出的是一个公司的管理能力。一旦一个公司敢于实行远程办公的时候,天堂和地狱或许只在转瞬之间。 或许有人问,为什么微软和一些美国科技巨头能实现在家办公,是因为他们的管理结构和员工素质都略胜一筹吗? 其实不全是,单就微软来说,微软在市场上垄断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就足以让管理者有底气碰触远程办公。  早在2000年的夏天,美国司法部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取证,罗列出多达146页的关于微软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证据,法院裁定,微软的垄断行为已经违反了反垄断法,并构成对苹果太阳,网景,莲花灯等公司的威胁, 而作为补救,对微软做出的强制决定为,将微软业务拆分成两家公司一个操作系统的公司,一个经营其他软件的公司。 但微软却在后来的官司中胜诉,逃脱了被拆分的命运,经此一役,现在的微软已经发展到在世界企业中稳坐龙头交椅。 如果企业尚不能承担员工在家办公时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更没有一套成熟的结果导向系统,恐怕也只能成为时代的洪流中所喷溅出的一颗小水珠。 远程办公是福是祸很难说 作为远程办公的先行者,在经历了连续20个季度收入下滑后,2017年3月,IBM选择召回了所有员工。 IBM改革的失败为微软提供了前车之鉴,以致于微软在发布员工永久办公令的同时,规定可以永久远程办公的员工都是高级别, 这意味着当工作年限和级别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实现远程办公。  雅虎曾在宣布雅虎员工不能继续远程办公时,CEO也曾坦言:老板最大的担心就是员工在家的生产力是否和他在办公室一样。 当生活和工作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效率不免会成为企业选择人才时的第一考核标准。 而另一方面,企业灵活用工,远程外包,精简替代,择低录取。面对未知的裁员和淘汰,以及机器的替代,员工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之外,别无他法。 参考资料: https://m.weibo.cn/7141087529/4558434345161039 https://baijiahao.baidu.com
技术
# 程序人生
酷游
1月22日
0
5
0
2025-01-22
开源无国界?你开源出去的代码, 可能有一天你自己都不能用了!
对于很多程序员来说,开源是在熟悉不过的了。我们愿意用很多开源软件,也愿意把自己写的东西开源出来给别人用。 很多工程师把开源精神奉为圭臬。开源社区里面大家都是自由的,平等的,温暖的,互相尊重的。 但是,开源这个事儿本身是没错的,很多工程师的开源精神也值得鼓励。但是,结合最近的一些众所周知的事情,还是想给大家提个醒。 开源是自由的,但是开源社区,开源网站,甚至写开源软件的工程师是有国界,立场,非自由的。 全世界最大的开源社区,github上面,有这样一句声明:  http://GitHub.com、GitHub Enterprise Server以及您上传的任意产品的信息可能受美国出口管制法律的约束,包括美国出口管理条例。 世界上著名的的开源基金会,Apache基金会对于他们的软件也有明确规定:  “美国的出口法律和法规适用于我们的发行版。” 意思虽然这些开源社区和开源网站上面的代码是全世界的开发者贡献的,但是是除非经美国政府正式授权,否则这些软件或技术不得直接或间接出口或再出口到受美国禁运或贸易制裁的任何地方。 这个流氓耍的属实是有点文化啊 。。。 这上面提到的美国出口法律、出口管理条例具体是什么呢。 《美国出口管理条例》即为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简称EAR, 这个条例主要用于对购买或使用美企产品及知识产权的外国企业施加管控。 这个条例中有一份商务部管制清单,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实体名单”,美国商务部会把一些他们觉得需要管制的企业放到这个所谓的清单中。 我们的华为、大华科技、科大讯飞、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都曾上过这个清单。 在以前,很多企业上到这个名单的时候,大多数开源社区基本没怎么发声,但是从最近发声的一些众所周知大事上来看,在一定情况下,这些开源社区是有可能随时耍流氓。。。 可以理解为,如果没有人要求他们站队,他们就可能默不作声,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如果真到了站队的时候,那可能就完全不讲情面了。因为他们确实已经把丑话说在了前面。 之前,华为高管王成录在一次活动中表示,“如果中国没有自己的开源社区来维护和管理源代码,那么我们的国内软件行业将非常容易受到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 所以,最近我已经开始把我之前在 GitHub 上面开源的项目都向 Gitee上面迁移了。 最后,还是推荐几个国产的代码托管平台吧。 Gitee(https://gitee.com/ ),国内最大的开源社区 OSChina 的代码托管平台,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技术发展司公布了“2020年开源托管平台项目”的招标结果,由开源中国牵头,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10家单位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该项目,联合体将依托码云Gitee建设中国独立的开源托管平台。 至此,由国家出面支持的中国版源代码托管平台被认定,Gitee也作为中国版Github的替代最佳人选正式“官选”出道。 CODING(https://coding.net/ ),Coding.net是深圳市腾云扣钉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产品。 与GitHub和码云的定位不同,Coding.net重点面向团队和企业的代码协作开发服务,而没有将开源软件作为重点。Coding.net的特色包括在最开始就主推Web IDE的开发模式,通过与腾讯云的合作,提供了免费及时部署调试的环境,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
技术
# 程序人生
酷游
1月22日
0
10
0
上一页
1
...
4
5
6
7
下一页
易航博客